查看活动

澎湃:高票房俱乐部能实现财政平衡,吸引客队球迷有助于文旅消费

作者: 星球冲浪 发布时间:今日13:30 阅读次数:11

5月19日,上海媒体“澎湃新闻”发布文章,从上座率促进文旅消费的角度,谈到了中超目前的一些情况。

该媒体介绍,大连最近两场中超联赛创造上座率纪录,背后还有国安和申花两支俱乐部“远征军”的功劳。按照主客场对等接待的原则,根据体育场实际开放的情况,大连英博俱乐部本赛季可以给客队提供最多2000张球票。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算上抢到的主队区域球票,国安远征大连球迷人数超过了2000人,而申花远征军更是突破3000人,“除了去年最后一轮打成都,申花这几年客场远征球迷人数最高差不多就是2000人左右。”

俱乐部负责客场球迷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起初认为较远的大连客场远征人数应该不会突破2000人,“但实际上周一抢票没几轮就抢光了,后来很多申花球迷不得已去抢了主队区域的票。”

简单估算一下, 上海往返大连的机票加上常规的两晚住宿,平均每人的花费就至少在2000元,如果算上吃饭、旅游打卡等其他开销,这个数字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3000人左右的远征球迷,带动千万元左右级别的消费,是可以预见的。

该媒体指出:票房收入的确成为很多俱乐部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高上座率的俱乐部每一个主场比赛门票收入可以接近或达到500万元,一个赛季全部收入可以达到数千万元,再加上当地管理部门的一些补贴和联赛分红,过去几年,就有过中甲和中超少数投入不大的俱乐部能够实现财政平衡甚至略有盈利,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球票收入。

而对于比赛双方两地的文旅来说,如何配合俱乐部更好为客队球迷提供看球方便,也是吸引客队球迷更多前来观赛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需要本地管理部门用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足球比赛,不要在入场人数等方面做太多限制。”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同时,两家俱乐部也可以就主客场对等接待球迷数量方面尽可能宽限,为更多客队球迷来看球提供便利条件。”

以申花最近两次大规模远征为例,上周末和大连英博的比赛,大连方面在市中心一家五星级酒店,为申花球迷安排了往返梭鱼湾足球场的接驳公交车,这给申花球迷看球提供了很大便利,这个措施也得到了客队球迷的一致称赞。

而上赛季联赛最后一轮,成都方面也对于数千名申花远征球迷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获悉最后一轮会有大批申花球迷到来,蓉城俱乐部第一时间和当地管理部门进行了沟通,制定了多种预案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其中就包括特地在体育场附近开设了一个第二现场,统一安排没有买到票的球迷集体观赛。

“当然,不是所有比赛两队球迷之间都会很友好的,那么根据过往的情况,也需要对比赛进行研判,如果可能出现风险,也需要有更多预案,而低风险的比赛,还是可以尽可能放宽限制。”

一位有过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对于足球赛事背后的经济,也需要用更专业的态度来认真研究,比如具体赛程的确定上,大连英博对阵国安和申花比赛创下上座率纪录,和比赛的时间安排也有很大的关系。

对阵国安是五一长假最后一天的下午,北京球迷可以看完比赛直接乘坐飞机返回,而申花比赛是在周六傍晚,上海很多球迷都是选择搭乘第二天晚上回沪的航班,这样白天还能在大连继续游玩。

每一轮具体比赛的开球时间,还是参考各个俱乐部意见为主,然后中足联会根据转播需求做统筹安排,那么在确定开球时间上,俱乐部和当地文旅是不是也会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这些都是拥抱赛事经济很重要的环节。 ”上述专业人士表示。

特别申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看球通的观点。如有关于内容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发表评论
发布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资讯
暂无资讯~

暂无资讯~